首页 爱游戏app官网下载ios版介绍 产品展示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爱游戏app官网下载ios版 > 新闻动态 > 山东第一观察|墨韵流芳, 艺海领航 ——张宏建先生访谈录_书法_汶上_艺术

山东第一观察|墨韵流芳, 艺海领航 ——张宏建先生访谈录_书法_汶上_艺术

发布日期:2025-04-16 10:23    点击次数:75

2025年2月4日上午暖日高悬,我怀着崇敬与期待,离京驱车踏入了张宏建先生的艺术天地。先生的工作室古朴而雅致,四壁悬挂着他的墨宝与画作,笔墨的芬芳弥漫在空气中,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落座后,我们的交谈如潺潺流水,在书法与艺术的长河中缓缓流淌。

眼前的张宏建先生,字芝仙,号长乐斋主,用名鸿健,1970年生于山东汶上这方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他出身于汶上县城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便浸润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幼承庭训的他,对书画技艺展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热爱。这份热爱,在杨昌峰、林成宝、范世安诸位先生的悉心指导下,生根发芽,又在近年与孔维克、黄国民、刘宏卫等书画名家的交流求教中,不断茁壮成长。家学的渊源,名师的指引,让他在艺术的道路上,从一开始就站在了一个高起点,为其书法之路的纵向延伸打下了雄厚的基础。

我率先打开了话匣子:“张老师,久仰您在书法界的大名,今日有幸得见,实乃我之荣幸。您在书画领域的成就斐然,这般深厚造诣背后,想必有着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与执着。不知您是如何踏上书法这条艺术之路的呢?”

展开剩余86%

张宏建先生微微颔首,目光中透露出对往昔岁月的追忆,缓缓说道:“自小受家中熏陶,我对笔墨就有着别样的情愫。儿时,家中长辈的书画收藏,以及他们挥毫泼墨的身影,都在我心中种下了艺术的种子。那时起,我便常拿起毛笔,在纸上涂鸦,虽笔法稚嫩,却乐此不疲。后来有幸得遇良师,他们引领我入门,教我笔法、结构,让我真正走进了书法的奇妙世界。”

我接着问道:“在您的成长历程中,似乎经历颇为丰富。听说您1989年入伍,那段经历对您的书画创作有什么特别的影响吗?”

先生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回忆道:“1989年,我入伍在江苏省徐州市消防支队。那是一段外练筋骨、内修心志的宝贵时光。部队的生活规律且充满挑战,让我学会了坚韧与自律。这种精神品质融入到我的书画创作中,为我的作品增添了别样的精气神。在紧张的训练之余,我也从未放下手中的笔,在那方小小的天地里,继续着我的艺术探索。”

谈及他丰富的任职经历,从1996年任职汶上县文化局团总支书记,到2001年调任汶上县文化稽查队队长,再到2006年出任汶上县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2010年担任汶上县文化馆馆长,2015年担任汶上县美术馆馆长,我好奇地问:“您在这些不同的文化岗位上任职,诗礼绕身的职务氛围,对您的书画技艺提升有着怎样的作用呢?”

先生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这些岗位虽职责不同,但都与文化紧密相连。在文化局工作,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文化政策与行业动态;担任文化稽查队队长和文化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锻炼了我的管理能力和对文化市场的敏锐洞察力;而文化馆和美术馆馆长的经历,则让我有更多机会接触到各类艺术作品和艺术家。这些丰富的经历,如同车之两轮,不断鞭策着我在书画技艺上勇攀高峰。在与众多文化人的交流合作中,我不断汲取灵感,拓宽视野,使我的书画创作有了更深厚的内涵。”

作为中国书画报社特聘书画家、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济宁市榜书协会副主席、汶上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汶上县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都传媒》编委,先生在艺术领域的身份众多,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不禁问道:“在这么多艺术身份中,您在汶上县的书法与美术领域承担着引领与推动的重任。在组织各类活动和促进艺术融合发展方面,您有着怎样的理念和实践呢?”

先生神情庄重,认真地说:“汶上虽小,却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作为书法和美术协会的一员,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书法家协会,组织书法展览、交流活动,旨在为书法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学习的平台。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大家对书法的热爱,提高汶上县书法艺术的整体水平。而在美术家协会,我致力于促进书法与美术的融合发展。书法与美术,虽表现形式不同,却有着内在的联系。书法的线条之美、笔墨韵味,与美术的构图、色彩相互交融,能创造出独特的艺术效果。我们举办了多次书画联展,邀请书法家和美术家共同创作,相互启发,让观众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丰富了汶上县的艺术生态。”

先生还是国家一级书法师、研究馆员,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我接着问:“在您的工作中,开展书法普及教育活动,让更多民众了解书法艺术。您认为书法普及对于传承传统文化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先生语重心长地说:“书法乃我国传统文化之瑰宝,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明。然而,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书法的关注逐渐减少。开展书法普及教育活动,就是要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热爱书法,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走进大众的生活。通过书法,人们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古人的智慧与情怀。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提高大众的文化艺术素养,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在文化馆和美术馆,我们开设了书法培训班,面向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从基础的笔法、结构教起,让大家亲身体验书法的魅力。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书法产生兴趣,我感到无比欣慰。”

我们的交谈渐入佳境,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在书法与美术创作中,您追求怎样的艺术风格和境界呢?”

先生沉思片刻,缓缓说道:“在书法上,我追求的艺术风格,既要有传统的根基,又要有时代的气息。书法创作,不能脱离传统,否则就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但也不能一味地模仿古人,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体现时代的精神。篆隶楷行草我皆有涉猎,篆书取法金文大篆,线条古朴厚重,结构疏密得当,尽显高古浑穆之气;隶书融入汉碑神韵,笔画波磔分明,兼具《曹全碑》的飘逸与《张迁碑》的雄浑;楷书师从颜真卿,字体端庄雄伟,气势开张,用笔刚劲有力;行书则以二王为宗,兼取米芾之灵动,笔势流畅,气韵生动。在美术创作中,我擅长写意国画,山水、花鸟皆精。山水画以传统笔墨为根基,融入现代审美,构图精妙,意境悠远,淡墨勾勒山川,浓墨点染树木,留白处云雾缭绕,引人遐想。花鸟作品注重笔墨情趣,寥寥数笔,便能将花鸟的形态与神韵生动展现。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传达出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让观者在欣赏时,能够感受到心灵的触动和精神的共鸣。”

说到书法教育,我对先生的理念十分好奇:“您在书法教学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您认为书法教育的核心是什么呢?”

先生认真地回答道:“书法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对书法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法技巧,更要引导学生领悟书法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他们明白,书法不仅仅是一种书写的艺术,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精神的寄托。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书法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同时,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书法学习中找到乐趣,取得进步。”

在访谈的最后,我请先生对广大书画爱好者说几句话。先生目光坚定,充满期待地说:“书画之路,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心中有热爱,有追求,就一定能在这条路上走得更远。希望广大书画爱好者,能够坚守初心,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在书画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让我们共同努力,传承和弘扬书画这门古老而又伟大的艺术。”

回顾张宏建先生的艺术生涯,其成就令人瞩目。1990年,年仅二十岁的他书写宝相寺碑廊内《万古流芳》正楷碑文,被县博物馆收藏,同年书法作品获全国青少年大奖赛优秀奖;1995年“洗笔泉”书法大赛入选获奖,1996年书法作品被《韶山毛泽东图书馆开馆庆典书画展》收藏,两年后,书法作品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收藏;1999年,在山东省文化馆站业务考核中,他的书法作品斩获头筹,入编《今古墨缘书法撷英》一书;2000年,参展全国《世纪开元》金龙杯书画精品大展赛并勇摘桂冠;2007年,书画作品在喜迎奥运书画展中获优秀奖;2011年,在济宁市“新面貌、新风采”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中获一等奖,同年协同圈内名士合作出版专著《中国书法史概略》;2014年,参展山东省文化厅主办的《全省群文优秀美术书法作品展》,同年设计编辑《运河情·盛世墨缘》市区联展书画集;2015年,全国第二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获楷书铜奖;2016年,由中共济宁市纪委、市文联主办的“写家训,晒家风”廉政文化书画集《孔子家语相鲁篇》入选入展;2017年,在济宁市文广新局的主持下,入展“庆祝十九大 。2019年和2016年分别参加《第二,三届华夏之星中国书画人才海选》分别获楷书铜奖和优秀作品奖(行书最高奖。该活动由中国大众文化学会、中国书画报社等单位主办。2021年6月,隶书《别中都明府兄》入选山东省文化馆主办的“国泰民安花好月圆”一一全省迎国庆,度中秋书法作品展。2022年10月,在汶上县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举办了“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庆国庆书香世家三人书画作品展,近年《白英点泉一一家在汶水上》入选省市精品工程。总之,参加各级书画展百余次,著作论文十余部(篇)。这些荣誉见证了他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与卓越成就。

不知不觉,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工作室里,为这场充满智慧与启迪的访谈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与张宏建先生的交谈,让我对书画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也让我感受到了一位艺术家对书画的热爱和对传承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林存正)

发布于:山东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